档案系统
教务系统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资讯
在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期间,作为文化部、教育部共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项目承办高校,6月20日,由吉林省文化厅、吉林艺术学院联合发起“吉林省地方戏曲非遗传承人对话动漫论坛”活动。
此次论坛的活动目标是,保护、弘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立足高校,通过非遗戏曲剧种与动漫学科的对话融合,发挥吉林艺术学院综合性艺术院校学科特色和优势,以非遗为元素,以戏曲为源泉,以动漫为载体,以传承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动漫创作及动漫周边衍生产品设计提升人们对吉林省地方戏曲非遗的认知。
下午13时,“吉林省地方戏曲非遗传承人对话动漫论坛”活动在吉林艺术学院综合校区三楼报告厅举行。论坛邀请了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文化厅、吉林省商务厅相关部门领导,及吉林省地方戏曲非遗传承人代表、吉林省地方戏曲专家、吉林省东北民间艺术专家代表,吉林艺术学院13个不同专业相关师生代表也参加了论坛活动。
吉林艺术学院副校长王俊杰致辞。他说,2017年,吉林艺术学院成为国家78所之一、吉林省唯一一所承办文化部、教育部共同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项目的高校。近年来,吉艺一直坚持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原则,着力推动非遗文化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构建多元视野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积极的投入到非遗保护及传承的工作中。今年,艺术管理学院承担了《吉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采集、整理编辑、后期制作》工作;舞蹈学院的非遗项目“沙拉鸡”参演“五月的鲜花”五·四晚会,登上了央视一套的舞台;设计学院的“吉林省满族服饰制作技艺培训班”和“纤维材料研究提高班”获批 国家“研培计划”中的省级和国家级研习、研修班即将开班;戏曲学院今年也正在积极申请“研培计划”的吉林省地方戏曲研培项目。本次,吉艺作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艺术高校,是同时开设戏曲和动漫专业的高等学府,我们希望把看似没有关联的学科结合起来,邀请戏曲非遗传承人向动漫提供元素,用传统戏曲讲述中国故事。借助动漫形式,从精神主题、形象谱系和审美诉求三个方面推动传统戏曲的亲和力、感染力,开拓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新途径。
吉林省文化厅副厅长张辰源讲话,他对吉林艺术学院在非遗保护及传承工作作出的努力表示高度肯定。他强调,本次论坛力求在戏曲与动漫、传统与现代方面探寻发展之路,把我省地方传统戏曲、曲艺经典原创通过动漫的形式表现出来,动漫的创作内容与戏曲元素,从传承弘扬传统艺术精粹、传播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开发新型的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都具有独创意义。
论坛中,吉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龙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新城戏、吉剧、关东吕剧的非遗传承人及代表对现今所代表剧种进行了现状总结,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教师代表对动漫如何与戏曲之间的结合、作用、研究现状等方面向现场来宾进行了介绍。吉林省戏曲专家杨柏森老师、东北民间艺术专家朱立春老师向大家讲解了非遗资源对戏曲和动漫发展的支撑,鼓励大家将传统的与新兴的有机结合,构建多元视野下的文化产业发展。
最后,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的学生代表把手工制作的戏曲非遗元素结合动漫做成的原创作品送给非遗传承人代表。
| 返回 |
版权所有 © : 吉林艺术学院 | 动漫学院